close
胡適先生曰:「種種從前,都成今我。莫更思量更莫哀,從今後要怎麼收穫,先怎麼栽!」
大部分的人是很計較的生物,大家都想要付出一點點,收穫就能一卡車。生活上也能有許多機會是能讓我們的努力數倍放大,用小小努力真的能收穫多多。但感情肯定不是那麼一回事,因為跟我們談感情的也是人。
因為社會化的過程,我們追求效率與結果,而人跟人的感情卻不是能夠快速分析出結果的,我們卻用同樣的方式在面對感情,還會把自己認為的事情套在對方身上。
我喜歡吃火鍋,你常常陪我吃火鍋,所以你也喜歡吃火鍋;我做每件事情前都會跟你報備,所以你沒有報備一定是沒想到我,傳訊息哪有這麼難;洗完澡乾乾淨淨上床睡覺才舒服啊,你快去洗澡;我對他這麼好,為什麼他還這樣對我。或是你現在腦中出現的,你的故事。
我們的這些想法,都不是對方的想法,他的需求或許是滷肉飯配大白菜、忙到沒時間拿手機、很多外國人是睡醒洗澡乾乾淨淨出門、而他愛你的方式就是讓你決定所有ㄉㄚㄒㄧㄠㄕ。
愛一個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,因為要照顧到對方的心情,而每個人的需求不同,得適時的轉換角色來看待這段關係。當我們在抱怨對方沒想到自己、不夠愛自己的時候,偶爾也要反思,我們的作法,真的有讓他覺得被愛嗎?
愛與被愛,一個是付出一個是收穫,想要收穫什麼,必然得先付出相對應的東西。
就像是想吃米就得種稻,而不是撒綠豆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